今日廷议主题只有一个,出兵匈奴。
以前多数大汉兵将畏惧匈奴,朝中主和的也不少。有九卿之一的主爵都尉汲黯,有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公孙弘,还有许多上过战场的将军。
自打卫青两战两胜匈奴,无论主站主和都认为匈奴不可怕。
卫青以前只不过是平阳侯府的骑奴,他都可以,他们这些生来富贵或贫民出身、饱读诗书的人又有何不可。以至于刘彻再提出兵,百官无人劝阻。
掌管天下财物的大农令率先出列,向天子承诺,廷议后他就拨款,不敢耽误朝廷征收粮草。
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
朝廷既然有足够的钱买粮草,那么接下来就是令谁为将。
公孙贺最先出来自荐。
刘据舒服地靠在老父亲怀里撩起眼皮,当了这么多年太仆,身上只有淡淡的气,跟冬日快要散尽的白雾一样,他去也是无功而返,白白浪费粮草。
刘彻不想用公孙贺,觉着他运气很一般,智谋不足,于是又问还有谁愿意往。
汲黯起身举荐民间有名的飞将军李广。
“李广”二字一出,老老实实跪坐在地上的众人骚动起来。刘据好奇,李广很厉害吗?是哪位啊?他的眼睛转来转去,也没有发现有人出列。
刘据纳闷,李广不在京师吗。
“父皇。”小孩轻声喊,满眼好奇地望着他,“李广?”朝众人看去,只差没有明说,哪个是李广啊。
刘彻心头发苦。
卫青首次出征刘彻拢共派出去四支骑兵,各一万人,个个都是精兵。卫青部直捣龙城,公孙贺无功而返,公孙敖损失惨重,李广除了他全军覆没。许多官吏认为李广当斩,后有人求情被贬为庶人。
庶人自然不可能出现在这么重要的廷议上。
刘据抓住老父亲的手,不许不说!
刘彻低声说:“他只是个庶人。据儿以后就知道了。”
庶人?刘据仔细打量一番举荐人汲黯,脑袋被泥糊上了吗。果不其然,汲黯身上啥气也没有,还不如公孙贺呢。
难怪他会举荐一个庶人。
我可不想一觉醒来成了亡国太子,刘据冲三公身后的青年挥挥小手,兴奋地大声喊:“舅舅。”
刘据的喜爱
奶里奶气的童音突兀的响起,宣室殿一时陷入沉默。
刘彻瞪儿子:“怎么答应父皇的?”
“舅舅!”小孩指着卫青,睁大的眼中满是欣喜,舅舅怎么在这儿啊。
面对无知幼儿,打不得训不得,皇帝心累:“你舅是朕封的关内侯,你说他怎么在这儿?”
小孩眨巴着眼睛表示不理解。
刘彻:“以后你就懂了。不许再说话,否则现在就给朕回去。”
反正你也不可能今日拜将明日发兵。刘据心想,民间有句话,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。只要我不许,看谁敢为将。
刘据朝他手上拍一下以示气愤。胆大偷看的人心惊肉跳。卫青光明正大地瞅自家外甥,见状直起身,膝盖微微离地。刘彻朝小孩脸上拧一下,卫青暗暗松了口气,踏实坐下去。
刘彻令众臣继续。
“陛下?”汲黯提醒他他还等着呢
刘彻微微抬手:“退下!”
折损那么多精兵,如果不能十拿九稳,他不想再用李广。
汲黯很不满。
此人说好听点敢直言进谏,不畏权贵,说难听点自以为是,自视甚高,敢当众反驳刘彻,不止一次令天子颜面扫地。为官多年功劳没有多少,旁人步步高升,他的官越做越低,偏偏心胸狭隘,瞧不上后来居上的公孙弘,更瞧不上凭军功封侯的卫青。
刘彻若不是不想落个容不得臣下的昏庸名声,早把其撵回家去,“退下!”高声呵斥。
汲黯回到他的座位上。
能到御前的官吏没有一个傻子。哪怕直如汲黯也知道天子、同僚的底线在哪儿。众臣见陛下满脸不快,不敢再逞强或敷衍了事。
许多人都能猜到帝王的心思,于是这些人先后出列推荐卫青为将。
刘彻眉头舒展,心存侥幸的官吏见状也不敢自荐或推荐友人。
这种走向大大出乎刘据的意外,不由得扭头看父皇。
刘彻满怀欣慰,刘据疑惑,父皇想用舅舅为将?为何不直说啊。身为乾纲独断的帝王,用得着绕这么大一个圈子。
凡人脑袋里都有一条九曲黄河吗。
刘彻有所察觉,低头看到一张懵懵懂懂充满了迷茫的小脸,不由得想笑,捏捏他的小脸。
小孩回神,嫌弃地拨开他的手,一个个怎么都那么喜欢捏他的脸啊。
刘彻抱起儿子,令众人退下,具体何时出兵,分几路,以后再议,随即又令卫青留下。刘据闻言不待众臣起身又兴奋地大喊:“舅舅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