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人不清楚它还有别的用途,洲渚却清楚,荸荠可以磨成粉,然后加糖水,就能製作成马蹄糕了。
除了以上糕饼,洲渚还想到了南康州当地美食——籺。比起那些绿豆饼,恐怕南康州的百姓对籺的接受度更高,所以如果能弄出甜口的籺,那就更好了。
在做甜点方面,洲渚只是一个理论家,实践阶段还得靠平日负责下厨的杜佳云及池不故。
杜佳云心疼糖,所以在製作糕点的时候都十分小心谨慎,力求少浪费一些糖。
洲渚却说:“要想成功,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,若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,怎么挣大钱呢?”
她将那些并不算成功的糕点送去给白衣庵的尽休师太,让她供奉于佛堂,又或者分发给贫苦的人吃。
尽休师太没有吞功,在救济食不果腹的穷苦之人时,也会提到这些东西都是洲小娘子提供的。
洲渚之所以选择让尽休师太去做这个好人,一是糖太贵了,如果她经常拿出这些甜点来分发给别人,肯定会惹人注目,别人一看夏馆只有三个弱女子,然后把她们当成冤大头,前来搞事怎么办?她跟池不故有自保能力,杜佳云没有。
二来,她并不想让人养成习惯,哪天她拿出好的糕点,不再免费给穷人发放,他们肯定会怪她。别到时候接济出仇人来了。
本以为甜点研发工程要耗时又耗力,洲渚都做好了长期研製的打算,没想到峰回路转,叫她们遇到了杜佳云的三嫂。
那是清明寒食的时候,杜三嫂去祭拜亡夫杜三郎,杜佳云同行,发现她提了一篮子青团。杜佳云吃着甜甜的,寻思,这不就是甜点吗?
杜佳云忙问:“这青团是谁做的?”
杜三嫂有些不安:“我做的,是不好吃吗?”
杜佳云惊讶道:“不,太好吃了,我想知道是怎么做的。”
杜三嫂松了口气,将它的製作方法告诉了杜佳云。
杜佳云细问之下,才知道原来杜三嫂的祖母曾是江南大户家里的厨娘,做的一手好甜点,家里也借了大户的光,开了家卖糕饼的铺子,后来家道中落,被迫举家南迁,在广州落户。但她们家对于当地的百姓而言到底是外来户,处处受排挤,最后家境一日不如一日。
几年前,兄长与人争夺水源而械斗伤人被抓,她跟嫂子也被乡人驱逐,成为浮客。辗转之下来到南康州,为了生活,她们将自己卖给了牙侩,嫂子被牙侩卖到了别处去,她则被卖到杜家来。